条码产品
 条码扫描器
美国intermec
美国Symbol
意大利Datalogic
台湾Gyoung
日本Denso
台湾Cipherlab
美国HHP(honeywell)
日本Opticon
美国Microscan
美国Metrologic
台湾IMC
美国PSC
新大陆nls
日本东研tohken
康耐视cognex
 条码打印机
美国Intermec
日本Toshiba-Tec
美国斑马Zebra
日本佐藤Sato
日本Ring
韩国Woosim
美国普印力
美国Datamax
台湾Godex
台湾TSC
日本西铁城Citizen
日本新盛shinsei
德国CAB
美国科立得Cognitive
派美雅Printer
 数据采集终端
美国intermec
美国Symbol
日本Casio
意大利datalogic
美国Metrologic
美国honeywell
日本Denso
台湾新技
韩国innoteletek
台湾Gyoung
日本keyence
福建新大陆
美国双成
韩国蓝鸟bluebird
韩国M3
佳能canon
韩国DOTEL
科威尔Catchell
 无线局域网
美国intermec
美国Symbol
 不干胶标签
激光打印机用A4不干胶标签 激光打印标签
 条码碳带
IMC系列碳带
标准腊基碳带
混合基碳带
树脂基碳带
水洗布专用树脂碳带
 条码打印软件
 条码检测仪
 条码打印机配件
 贴标机
  条形码业界新闻
追寻“文化沧浪”的丰沛血脉
2010-05-07

 

  2500多年的历史,给苏州、也给沧浪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存。陆文夫先生曾经说过,在一个区的范围内聚集着如此众多的文化资源,在全国也是少有,“文化沧浪宜人居”。将潜在的文化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动力,才能走出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

  2003年,沧浪区提出“文化立区”发展战略,把文化作为立区之本,通过打造 “文化沧浪”品牌,吸引有文化的居民到沧浪区安家,有文化的企业到沧浪区落户,有文化的人士到沧浪区创业。

  如何才能真正吸引到这些文化企业、文化人士和文化居民呢?

  沧浪区清楚地知道,优惠的政策、土地资源等并不是自己的优势,唯有文化。然而,倘若让对方深刻体悟到这个优势,仅仅依靠三五人员的嘴皮子,是很难令人置信的。需要一种形式、一样物什,把文化沧浪的韵味和魅力展示出来。

  于是,邀请国内名家纵谈沧浪,邀约各地词、曲创作者歌咏沧浪,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雕塑,聘请名家手绘沧浪,组织摄影爱好者借助镜头记录沧浪……既有土生土长本地人对沧浪的赞美,也有外地人对沧浪的评价。多层面、大文化的视角,书、画、歌、影、塑多元的艺术文化手段,让“文化沧浪”品牌的推介从平面走向立体,从单一走向系列。

  名家荟萃,集成《沧浪文韵》

  2005年,苏州迎来一批又一批“不速之客”。他们是来游山玩水的,网师园、盘门等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们又不是来赏景愉情的,小巷、老街、流寓、古井旁也有他们陶醉的身影。他们不是普通的游客,而是应沧浪区邀请而来的国内知名作家。格非、于坚、虹影、苏童、毕飞宇、叶兆言……他们来这里有一项特殊的任务――看沧浪、谈沧浪、写沧浪。

  邀请而来的二十多位作家,被“分配”了不同的工作,有人写园林、有人谈城门、有人品市井等等。不过,虽然这是一项政府的行为,但是与作家们联系、接洽和沟通的却是范小青、王稼句、朱文颖、荆歌等几位苏州作家。这是沧浪区政府有意为之,“我们不想让这样一个活动成为官方性质的,而是希望作家们能更客观地用第三方的视角、单纯的艺术笔墨去审视沧浪”。

  在这些作家中,虽有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但更多的则是南京、北京、山东、重庆等外地人。如此安排,沧浪区宣传部部长朱奚红告诉记者:“倘若只是邀请苏州作家点评沧浪,和我们一样,他们也是生活在其中,有家的情结在里面。这个活动本身是‘文化沧浪’区域形象的塑造,一定要有外人来看,而不是自我的感觉。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应该用更为宽广的视角。所以,我们面向全国。”

  作家们来沧浪区看的,既有名胜古迹,也有不知名小街小巷的原生态景象;既有吴门雅韵的沧浪,也有现代时尚的沧浪。看完后,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著名作家邓友梅感慨地说,文化沧浪是文化苏州的缩影,世界上可以复制一百个纽约,却只有一个苏州。在这次的活动中,类似的经典话语很多。

  2005年12月,作家们的文章集结成册出版――《沧浪文韵(印象)》。“沧浪文化虽不是中华民族的全部,但却是其中的精华。”在书中,从维熙一语中的道出了“文化沧浪”的巨大价值。

  现在,在沧浪区很多重大活动中,这本书,被作为礼品赠送给客人。

  淡墨手绘,图咏沧浪十八景

  “文化景观是人文地理学的核心,它是附加在自然景观之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既体现了物质文化,也体现了精神文化。”2006年,沧浪区开始尝试把“文化沧浪”品牌塑造的视角拓展到文化景观领域。

  曾经作为吴国子城所在地的沧浪区,自战国悠悠至今,在2500余年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资源。既有官舍驿馆、郡学书院、园林别墅相对集中的格局,也有胥门、盘门等见证“居货山积,行人水流,列肆招牌,灿若云锦”曾经的繁荣,还有茶馆书场、酒楼饭店反映着苏州百姓日常文化生活。如何把这些内容比较全面地展现?有人建议遴选区域内的十八处景观,借用绘画体裁,挖掘传统沧浪的同时,体现现代沧浪风貌。这项工作,并不简单,既需要创作者熟悉沧浪,也需要创作者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苏州青年画家陈如冬走入沧浪区的视野。

  一个人,独自完成十八幅命题作品,挑战着实不小。陈如冬一口答应下来的背后,还有他对沧浪的满腔热爱之情。因为,除了画家,他还有一个身份――苏州市沧浪区政协委员。他说:“文化是琐碎的,但是沧浪区的文化保护传承意识很强,他们专门组织一个团队做文化事情。修复古迹、著书立说、组织文化活动等,无论是在传统文化保护,还是在现代文化建设上都投入很多。沧浪区对文化的觉悟性、对文化和文化人士的重视也是在其它地方非常少见的。”

  为了成功完成这十八幅作品,查阅资料、实地考察,陈如冬花费很大精力。半年后,带着一摞沉甸甸的画卷,陈如冬出现在沧浪区宣传部的办公室。“子城梦痕”、“复学读晨”、“市桥听橹”、“葑溪问桂”……恍惚间,老苏州、新苏州的城市风貌和市井生活从纸面上走下来。既有写实,又有借助电影手法的梦幻,这十八幅画,幅幅风格不尽相同。

  绘画完成后,沧浪区邀请作家柯继承、碑刻家时忠德为每一幅画配上诗文和篆刻。2006年6月,《沧浪十八景图咏》出版。

  陈如冬说:“《沧浪十八景图咏》不仅仅是一个个景点的描绘,更是苏州城市形象的展示,也是苏州的一张文化牌。”

  社会征集,谱就“沧浪之歌”

  “家住沧浪云水乡,诗里生来画里长。瑞光祥云常缭绕,小桥流水枕上香。历史的纤绳拉动了城市的血脉,小巷的石板磨平了岁月的沧桑。悠悠的日子苏绣一样美,淡淡的品位弹词一样悠长。……”拨通沧浪区任一办公电话,悠扬的铃声让人眼前浮现出一幅幅优美的画面。

  这首歌曲是我国著名曲作家王立平、词作家曹勇谱写的,与《一片沧浪情》、《清清沧浪水》、《沧浪吉祥》等另外十一首歌曲共同组成“沧浪之歌”。但凡沧浪区的重大活动或者联欢会等,这组歌曲中的一首或几首常常被拿出来播放、表演。

  十二首歌曲诞生于2007年,是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向著名人士邀约而来。2007年5月1日,沧浪区通过政府网站和苏州市音乐家协会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沧浪之歌”,并要求歌词紧扣沧浪区的人文、风貌和“文化沧浪”的特色,构思新颖、富于诗意、易唱好记、便于谱曲。消息传出后,征集活动得到了全国各地不同阶层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便先后共收到苏州本地和江苏、北京、广东、四川、湖北、河南、河北等10多个省市应征歌词43篇。

  据沧浪区文化馆的张馆长介绍,他们采用专家评委打分和网民投票相结合的方式选出20首入围歌词,并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为这20首歌词谱曲。经试唱,最终评选出10首歌曲。开展广泛征集的同时,沧浪区特邀王立平、曹勇等创作《沧浪之歌》和《你的名字叫沧浪》。

  负责“沧浪之歌”征集工作的钱燕萍认为,组歌的征集工作既是对内塑造“文化沧浪”品牌,也是对外宣传“文化沧浪”形象,“这个活动有那么多外地人士关注,说明有很多人认可苏州、认可沧浪区。”

  镜头追寻,记录血脉延伸

  “文化沧浪”品牌的形象塑造,并没有止于写、画、唱。2008年初,沧浪区再次大手笔策划,邀请苏州百姓通过镜头追寻沧浪踪影。

  从发出通知至截稿,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沧浪区收到3000多幅作品,苏州老中青三代人参与了春、夏、秋、冬四季沧浪的拍摄。“红栏三百八十桥”、“落叶寒蝉小巷深”是摄影家镜头追逐的对象,千年古城门、形影相随的双塔、书香合着墨香的东吴大学等也是摄影家镜头追逐的对象,剪纸刺绣等老行当的工艺师、赶赴火场的消防官兵、摇橹于水上打捞垃圾的清洁工、卖菜的小贩等还是摄影家镜头追逐的对象,踢腿甩手的晨练阿婆、品茗逗鸟的阿爹、玩得不亦乐乎的孩童依旧是摄影家镜头追逐的对象。

  2008年底,沧浪区从众多的参展作品中选取200多幅制作了《沧浪影藏》画册并出版。“文化沧浪,现代中国理想城市的一个缩影,就像是绮丽精致的双面绣,一面质朴淳古,雅韵幽致,岁月静好,世道安稳;一面新颖时尚,荟蔚繁阜,覆海移山,气象万千。两者就这样合成一体,那样完整,那样和谐,那样风调圆美。”作家王稼句在《题记》中如此写道。

  唐苏民,苏州市沧浪区摄影家协会会长,更是彻彻底底的“沧浪人”。打小居住在沧浪区的他,经历着沧浪区的发展与变迁。他说,影集的作品内容集聚了沧浪大千世界里的一个个光影,记录着姑苏人家日常生活,反映着城市的时代变迁,让人喜悦与感动。而在外地进行的沧浪区招商引资活动上,这些照片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很多人,看了照片,对文化沧浪有了更形象和立体的认识,会更想来沧浪区看看。其实,无论是投资,还是工作、居住或者休闲,沧浪区是最适合的了。因为这里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生态环境等等,都是最适宜的。”

  新城新姿,海选门户雕塑

  “为彰显沧浪新城崇尚自然、文化、科技的特色与魅力……决定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城市雕塑设计方案。……雕塑创意能传承苏州悠久的历史文化,反映文化沧浪的内涵底蕴,体现沧浪新城的时代精神风貌。”2008年6月,正在建设中的沧浪新城为征集五个门户性雕塑,公开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选”设计方案。

  “雕塑是城市的眼睛,它不是单纯的一个玩件或摆设,而是体现着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色,代表着这座城市的形象,能强化人们对这座城市的记忆。征集的这五个雕塑,代表着历史苏州、文化沧浪和活力新城。因此,在活动中,我们不仅要站在文化沧浪的层面,更要站在文化苏州的高度,用城市主要雕塑的标准去衡量设计方案。”沧浪新城管委会办公室主任陈晓苏说。

  经过几个月的“海选”,共有来自全国范围内的191件作品入围专家初评,这些作品按照五座雕塑的不同征选侧重点被分为五组,接受来自城市建设、城市规划、雕塑等各个相关领域的18位专家学者的考评,最终有20个方案进入“候选名单”。

  参加评选的王汉卿介绍,这次入围的20个方案整体水平还是比较高的,“‘条形码’包含了科技元素,而‘穿游’在条形码中的鱼儿则蕴含着苏州‘鱼米之乡’的文化深意”。王汉卿评价该作品“既雅致又现代”。

  参评作品中,一座命名为“水乡之恋”的雕塑,引起初评专家的赞叹。它选用“桥”这一从古至今的建筑符号作为基本元素,把分别代表传统与现代的两座桥用传统的榫卯结构连成一体,突出了沧浪区文化古城和活力新城双城互动的理念,也表现了苏州水乡、沧浪新城运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特色。

  城市形象专家居易认为,随着城市发展逐渐现代化和国际化,一个能代表城市的景观雕塑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苏州沧浪新城采取“海选”的方式,居易评价,这是一种“颇有勇气”的做法。目前,入选的20个方案正在进入制作场地、制作工艺水平的考察和小样制作阶段,最终的评选结果预计将于5月中旬公布。而最终脱颖而出的五个雕塑将被分别安放在沧浪新城运河景观带、文化绿地公园和主要路段的绿化隔离带上。有人士预言,“这组雕塑与正在建设中的运河景观桥将会组合成为苏州夜景中最大的亮点。”



版权所有(C) 2002-2015 上海竞阳科技

地址:上海市浦东大道1089号B座11C 邮编:200135 邮箱:mail#intermeccorp.com
电话:021-51088351 传真:021-58527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