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买的是不是“放心肉”,可以上网查询;农贸市场内散户经营的蔬菜质量如何,都在巴掌大的IC卡里;标准化菜场有“肉、家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超市卖场带“食用农副产品信息查询平台”……上海市食药监管局3月15日透露,越来越多的“电子武器”已成为保障上海市食品安全的新力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售农副产品中,能通过条码、编号等查询基本信息的已接近500种。
在各种“电子武器”中,产品“身份证”与消费者关系最密切。例如,来自南汇的“阿强鸡蛋”在包装盒中附有一张小卡片,凭着卡片上的号码,消费者可拨打电话或上网查询这些鸡蛋的身份,包括鸡蛋情况、饲料情况、产蛋时间、养鸡工人身份等信息,消费者甚至能通过网络视频查看鸡舍的实际场景。对选购“条码蔬菜”的消费者来说,只要将蔬菜包装袋上的条码对着超市卖场的“食用农副产品信息查询平台”照一照,就能获得生产公司名称、产地、采摘时间、施肥情况等信息。岂止是禽蛋、蔬菜等价格相对低廉的农产品带上“身份证”,为确保食品安全,一些肉品、水产品供应商也纷纷给产品装备“电子武器”。为便于查询,生产经营企业还相继推出网络、电话、短信等电子化查询途径,并将固定的查询系统安置在超市卖场、标准化菜场等零售渠道。其中,仅“肉、家禽流通安全信息追溯系统”一项,就覆盖全市140家标准化菜场的1350个摊位。
批发市场是农产品供应最重要的渠道。据介绍,上海市农产品直接消费年均接近1000万吨,其中70%来自47家批发市场,批发市场的大部分产品则来自外地散养种植户。对此,各大批发市场根据不同的供货对象,运用不同的电子监控和溯源系统。
在江桥批发市场,电子IC卡记录了百合、白果、笋类等数十种农产品的监督检测情况,一旦发现产品多次监测不合格,就能作出停止销售及时销毁的决定,并追查供货单位。曹安市场的主管方与江苏、山东等地供应商实行质量对接管理,用IC卡全程监控农产品质量,对不符合标准的经营户实施退市制度。据透露,“电子武器”还将在个体食品经营者中发挥作用,让他们获悉最新的监管信息和消费趋势,及时调整食品采购、销售选择。例如,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计划为场内经营者提供小灵通,以便在24小时内用短消息将蔬菜、水果等产品的安全信息传递给他们。
市食药监管局表示,形形色色的“电子武器”体现了“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值得推广和肯定。下一步,上海市将探索“电子武器”的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更大程度上发挥“电子武器”的规模效应。来源:中国食品商务网 |